当前位置:首页>>主题教育
关于印发《湖滨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5-12-0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关于印发《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关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部门:

现将《湖滨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2015年5月3日

 

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关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立项督查的要求结合我院检察工作实际,现就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服务和有效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1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建设创新开放、和谐宜居“美丽湖滨”的必由之路,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自觉把履行检察职责与服务改革发展有机统一、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检察机关提供广阔舞台。随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检察机关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越来越重,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等职能作用将更加凸显,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将更加繁重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落实,民事经济纠纷将会更多地进入司法领域,民事检察监督的任务将会加重。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检察工作将更有作为。

3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升检察工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深度发展,检察机关的执法环境、执法领域、执法对象等都将发生变化。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难度、标准、要求都会越来越高。要清醒认识能力不足的危险,高度重视本领恐慌的问题,准确理解、全面把握“美丽湖滨”建设内涵实质,加强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转变执法理念,转变执法办案方式,在有力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水平。

4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具体现。要坚持站位全局、忠诚履职,牢牢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任务,自觉把中央的统一部署与湖滨区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两个抓手”“三个坚持”“六大载体”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三大战略”,持续深化“为民工程”,积极有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二、积极服务经济体制改革

5.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围绕服务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依法惩治和积极预防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支持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国有资本安全。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平等法律保护,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6促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加快推动“大商贸”建设,促进三产服务业大发展。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发展,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依法惩治预防妨害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职务犯罪,强化对环境、安全等市场准入环节的法律监督,依法惩治金融、证券、期货领域的犯罪活动。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着力服务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协同推进改革开放、社会矛盾化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八个方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到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保障和促进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顺利进行。

8有效服务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项目建设,积极提供法律服务,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产业、企业和项目向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聚集,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稳妥设立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检察室,依法规范有序开展法律服务。加大法律宣传和预防犯罪工作力度,引导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有序竞争。注意探索建立规范系统、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服务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等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三、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

9.促进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依法惩治、积极预防发生在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以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职务犯罪,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耕地、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领域的刑事犯罪,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促进深化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10.依法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对改革中农民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惩治危害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暴力侵财犯罪,以及发生在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领域的犯罪,突出查办、积极预防扶贫开发、强农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的职务犯罪,坚决查办和预防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环节的职务犯罪,协助区委区政府妥善做好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建设的拆迁工作,依法保障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1.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乡霸、村霸等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抢劫、强奸、盗窃、诈骗等农村易发多发犯罪,依法保护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注意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涉农职务犯罪,切实加大对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村两委人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村地区涉检信访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积极服务政治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12促进依法治和法治湖滨建设。坚持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相统一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活力与秩序、依法办案与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与检务公开的关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办案,维护公平正义。强化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结合办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促进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13.推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适应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新要求,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办大案要案,又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注意有效查处行贿犯罪,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完善查办职务犯罪特别是反渎职侵权工作机制,加大对胡作非为为官不为等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更加重视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促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14推动司法权力规范运行。加快建设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以检察权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督制度化为目标,着力促进案件办理与管理、集中管理与部门管理以及集中管理各项职能之间的有机统一,着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的案件信息公开网络;加强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重点解决有罪不究、违法办案、侵犯人权、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等问题加强民行检察法律监督,重点加强对生效裁判、调解书诉讼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和执行活动中违法情形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敬仰和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15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信息快速便捷查询。建立重大复杂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专案会商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与监察、审计等部门情况通报、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以及公安机关对移送案件不依法办理等问题的监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五、积极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16.促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突出打击暴恐犯罪、邪教犯罪、网络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等危害安全犯罪,积极推进平安湖滨建设。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社会组织等的服务管理,加强和改进社矫正法律监督,有效治理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违法犯罪行为,促进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发展环境

17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依法查办和预防教育、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职务犯罪,优先办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申诉案件和涉及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申诉案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健全和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刑事和解、检调对接司法救助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六、积极服务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18.促进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法打击敌对势力通过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依法查办和积极预防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执法管理中的职务犯罪,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黄赌毒专项整治活动,保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9.依法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深化打击整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造谣、诈骗、敲诈勒索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保障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主动做好敏感案事件网上舆论引导,促进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七、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0.依法惩治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刑事犯罪。围绕美丽湖滨建设,积极参与专项治理,促进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促进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

21.坚决查处和积极预防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职务犯罪。围绕为全区人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美好家园,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生态工程实施、环境评价、污染治理等环节的职务犯罪,及时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依法查办事故背后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犯罪,促进强化环境监管。积极参与和推动重大生态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严惩职务犯罪的同时,结合执法办案,协助发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2.加强对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建立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类案监督机制,坚决纠正以行政罚款代替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完善生态环保刑事案件移交移送制度,认真办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探索通过支持起诉、督促履行职责等方式,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保问题。对重大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促进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八、服务全区经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23立足检察职能。自觉把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作为服务全区经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更加注重质量效果,更加注重发挥刑事诉讼监督和民行检察职责在服务改革中的作用,努力做到服务改革发展与遵循司法规律有机统一,积极主动服务与依法规范服务有机统一,执法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24.深化检察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检察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职业保障、省以下人财物统管等需要顶层设计改革的调研论证和贯彻落实工作;深化检务公开机制改革,落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规范向重点乡(街道)工业园区派驻检察室或工作站工作,理顺、完善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自身改革的新成效推动服务全区经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25依法平等保护要做到三不六平等,即不搞区别对待,不搞差别服务,不搞地方保护;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保护内资和外资,平等保护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平等保护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平等保护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平等保护工业、农业、服务业,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发展环境。

26宽容改革失误。正确区分改革失误与失职渎职、改革探索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审慎处理全区经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深入分析改革对现有法律政策的影响,认真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此罪与彼罪等界限,为改革创新创造宽松法治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让勇于改革者专心,让改革失误者宽心,让欲借改革中饱私囊者死心。

27改进方式方法。认真落实执法办案三个层次目标要求,坚持宽严相济,讲究执法策略,把握办案时机,加强沟通协调,强化释法说理,做到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并重,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对改革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

28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案件管辖范围和办案程序,严格遵守检察人员廉洁从检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禁止借办案之机或利用检察权干预市场主体合法自主的经营行为。对违反服务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

29.提高服务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改进完善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落实转型发展要求,持续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推动检察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为依法履行职能、服务全区经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光荣榜
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荣获二等奖
第一检察部知识产权团队被三门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彰为2023年度三门峡市消费维权先进集体
2023年优秀办案团队(第一检察部杨燕办案团队)
2024年巾帼文明岗
文明接待室
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特级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单位
青年文明号
2016年度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
2014年省级文明单位
检务中心
院情简介
机构设置
举报四合一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案件公开律师预约平台
12309检察服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河堤路与文化路交叉口    邮编:472000

联系电话:0398-2907103

举报信箱:smxhbqjcyjb@163.com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号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